返回首页

丨岁半宝宝该能做什么动作

133 2024-06-14 03:24 admin

丨岁半宝宝该能做什么动作

宝宝出生了,看着宝宝每天都有新变化,您是否关心自家宝宝是否比其他的宝宝聪明,宝宝是否反应是否灵活,是否该会的动作都会了呢?俗称三翻六坐。如果宝宝做的不好,我们应该注意什么?如何训练宝宝?本文列出了宝宝从出生到6个月宝宝的大动作,及训练方法,希望对大家有益。

工具/原料

三翻: 三个月的时候,把小宝宝翻个身,趴着,能把头抬起来.在躺着的时候,可以自己翻侧身或者整个人翻过来趴着.

六坐:六个月的时候,小宝宝会自己坐,而且坐的比较稳定,也就是不会突然就倒下,可以自己平衡身体.

七滚: 七个月的时候,可以在床上或者地上等平整的地方翻滚.不是头向下的翻滚,而是在平躺的情况下向同一个方向侧身,趴下,再侧身,再平躺,这样的翻滚,连续的,同一方向的,侧身翻转.

八爬: 八个月的时候,宝宝开始爬啦!!呵呵,开始由蠕虫类进化到爬虫类了~~~学会了四肢配合运动,开始爬行了.这时候要小心了,注意掉下床!

步骤/方法

俯卧抬头:3个月时,婴儿能用双臂支撑着挺起头和胸部,抬头训练可以锻炼颈肌、背肌和胸肌的发育。训练宝宝做抬头动作时,拿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在宝宝面前晃动,吸引注意力,当他注意到玩具时,将玩具慢慢抬高,促使婴儿不仅抬起头,而且抬起胸部离开床面,抬头至90度。5个月以后,在小儿一侧用玩具逗引他,孩子能一手支撑身体,伸出另一只手去抓东西。

翻身:婴儿处于仰卧位,将其右腿放在左腿上,左上肢屈曲,一只手拉住小儿右手,另一只手轻轻推小儿背部,使其翻成左侧卧位,再稍加一点努力,顺势将其翻成俯卧位。也可以在小儿一侧用玩具吸引孩子主动翻身,开始时成人给矛一点帮助,慢慢地小儿就可以自己熟练地翻身了。每日练习2~3次。注意衣服穿得不要过厚,尤其是冬季,衣着宜宽松,不要紧紧裹住婴儿,那样会影响和限制小儿的活动。练习翻身应在硬板床上,软床不利于婴儿练习翻身。

拉坐:4个月后,拉住小儿的手稍稍用力就可以将其从仰卧位拉成坐位,注意让孩子自己用力坐起来,家长只是给矛帮助。开始练习时需借助成人的力量,经过每日数次练习之后,宝宝进步得很快,只要握住成人的手就能毫不费力地坐起来。有些婴儿4个月抬头还不很稳,拉坐起来后头会短暂下垂,经过一段时间练习,到5个月婴儿就能完全控制头部了。

扶站:2~3个月,双手托住婴儿腋下使其站立,体验直立。

靠坐 :婴儿到5个月时可以练习靠坐了。将小儿放在有扶手的沙发或小椅子上,身后放上靠垫让他练习坐,以后逐渐撤去靠垫,使孩子能独坐片刻。6个月可以独坐了,但背部肌肉还不完全支撑上身重量,因此身体常常前倾,双手扶住床面。注意:靠垫软硬应适宜,大人应守护在旁边,以免发生意外。每次坐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,每日可训练数次。

直立跳:将两手置于婴儿腋下,让他直立站在你的大腿上练习跳跃,孩子会非常喜欢这项运动。注意成人应用力支撑婴儿的重量,不能让婴儿全身重量完全由其双下肢承担。因为此时婴儿的腿如承重过度,可能导致O型腿,尤其是胖孩子更应注意这一点。

7

匍行:5~6个月的婴儿俯卧位时能用双手支撑上身重量,如果前方有玩具吸引他,他会用上肢和腹部努力匍行,但是只能原地转圈。如果在匍行时成人用手抵住足底,婴儿可以向前匍行。但如果放开抵住足底的手,由于双腿用不上力,则小儿越是用力向前,身体越向后退。训练匍行可以用毛巾或手托住婴儿腹部,使婴儿能用四肢的力量练习爬行。

请问全身发冷,但还出汗是什么症状?

不用太担心吧 那也许是体质虚弱的表现 生小孩是很消耗体力的 不过还是应该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
3个产后不适调理法
1、体虚
分娩时失血过多、用力、疼痛、创伤,都会导致气、血、津液的耗损,就是体质再好也会感到从未有过的虚弱。虚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适症状,如眩晕、出汗、便秘、小便不利等等。
调理法:
中药膳食可以帮助新妈咪的身体尽快恢复,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,选用党参、黄芪、当归、麦冬、枸杞、山药、桂圆、核桃仁、黑芝麻、莲子等煮粥或煲汤喝。
2、血淤
分娩时胞宫的脉络被损伤,导致脉络淤阻不通,旧血停留,经气郁滞。从而出现腹痛、小腹硬满、恶露不尽等淤血停滞的症状。
调理法:
经常对腹部施以自我按摩,可以促进血脉流通;也可以采用桃仁、黄酒、玫瑰花、三七、鸡冠花等进行食疗。
3、体虚而易感
由于气虚血弱而致身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,产后经常怕冷怕风,容易患感冒,关节冷痛。
调理法:
以往民间的很多产后禁忌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形成的,所以新妈咪还是应该科学地看待这些禁忌。不是不能洗澡和洗头,而是要水温适度。要避免身体被冷风吹,避免盆浴。月子里也可以外出,条件是在气温适宜的时候,但不能身体带汗,尽可能地多穿一件外套。也可以刷牙,但要用温水,做家务用水时要尽量使用温水。
8个常见产后病患调理法
1、眩晕
分娩时用力伤气和失血过多,使血液不能送达脑部而感到头晕目眩,伴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发冷、头痛等症状。一般在产后几天内,随着气血逐渐恢复会慢慢好转,不过有时也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调理法:
不要急于下床,产后至少要卧床休息一天。起来活动时要有人陪护,尽量放慢动作以免晕倒摔伤。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,也可在家采用食补,如取羊肉500克洗净切片,取黄芪50克、当归50克、大枣10个、生姜1块,用慢火炖烂,吃肉喝汤。
2、出汗
由于产后需要排出体内积存的大量水分,所以新妈咪出汗是正常的。但汗液会很快带走体表的热量,因此要注意保暖,不能贪图凉快而一味地减衣服。如果出汗过多,感觉到口干舌燥,或者超过一周仍然汗出不止,说明是气虚不能固表,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调理。
调理法:
可以服用玉屏风散(丸),也可以服用浮小麦羊肚汤,即取浮小麦50克用纱布包好,羊肚200克切片,加水后放在一起煮熟,喝汤吃肚片,会起到一定效果。
3、便秘和痔疮
分娩耗伤气血津液,肠道缺少推动力和滋润,再加上产后卧床时间长,导致气机不畅,所以新妈咪常常会出现便秘。产后超过3天未解大便,就表示出现了便秘。大便干燥、坚硬,排出异常困难,很容易引起痔疮,增加痛苦。加上分娩时会阴伤口的疼痛,一想到排便就会有一种恐惧感,也促使便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调理法:
产后,首先要预防便秘的出现。如果新妈咪在产前就有便秘的习惯,产后应该及早下床活动。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等,要注意多喝白开水。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形成条件反射。可以服麻仁润肠丸等润肠类中成药,还可以选择药膳,如取核桃仁5个捣烂;桃仁20克去皮捣烂;黑芝麻20克炒熟研烂;蜂蜜50毫升(找到两样以上即可,配齐更好),与适量粳米煮粥,早晚喝。
4、小便不利
产后气虚,导致排尿功能障碍,发生排尿困难,小腹胀满急迫,坐卧不安,或小便次数增多,甚至日夜数十次,或排尿不能自行控制。
调理法:
如果新妈咪在产后不能自行排尿,帮助新妈咪坐起,尝试听流水声音以刺激排尿。也可以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外阴,对小腹施以按摩,并点按关元穴(肚脐下三寸)。如果症状几天后没有缓解,在中医的指导下服用益气利尿的中药,或服用补中益气丸,也有一定的效果。
5、腹痛
产后小腹出现阵痛或隐痛,疼痛发作时能摸到收缩发硬的子宫,大多属于宫血瘀阻。如果受寒引起恶露排出不畅,会使疼痛更为加重。
调理法:
注意保暖,保证充足的休息,尽早下床活动,以刺激肠蠕动和气血运转。益母草冲剂也有一定的效果,可以每次服用一袋半,每天两次,或取山楂30克、红糖30克、干姜面5克用水煎,一天分两次服用。体质虚弱的产妇,可以吃传统的百补鸡,方法为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熟地、白芍各10克;当归20克,川芎6克,洗净后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;然后取肥母鸡1只,把500克精猪肉切碎、500克猪骨打碎,将鸡、猪肉、骨、药包一起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用武火烧开,打去浮沫,加入葱、姜少许,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,去药包,吃肉喝汤。
6、恶露不尽
恶露是产后排出的血水,一般在三周内排干净,也有一些新妈咪因身体较虚弱会延至六周才净。如果超过六周仍然淋漓不断,称为恶露不尽,大多数是由于寒气凝滞、血淤不通造成的。常伴有腰酸痛、下腹坠胀冷痛。恶露排出不畅,会影响子宫复旧,甚至会影响全身恢复。
调理法:
过去中医讲究产后服用生化汤,几乎成为月子里的一道程序,因为生化汤能帮助产后气虚寒弱的新妈咪尽快排出恶露,效果是很明显的。因此,可以居家做一些生化汤粥,如取当归15克、川芎10克、桃仁10克、干姜7克(用火烤黑)、甘草3克,加水和少量黄酒煎煮,取汁去渣,再和淘洗干净的粳米50-100克煮为稀粥,放入红糖适量,每天喝1-2次,趁温热喝下。
提醒一点,生化汤不适用于产后仍然表现出火热症状体质的新妈咪,服用之前还应该请教中医。中成药生化丸也有一定效果。
7、四肢疼痛
又称为产后身痛或产后风,产后风寒湿邪很容易袭入经络关节,造成四肢关节疼痛。做家务接触冷水,往往会落下手指关节疼痛的毛病,衣裤单薄可以引起膝关节、肘关节疼痛,鞋袜不暖则容易患足跟痛。
调理法:
如果能够积极地预防,可以尽可能避免产后四肢疼痛的出现。如果出现症状,尽快予以治疗也不会留下什么后患。首先,要保证疼痛部位不再受寒,多吃一些含钙高的食品,如牛奶、黄豆制品、虾仁;或适量服用钙剂,如葡萄糖酸钙、乳酸钙等,疼痛就会慢慢缓解。如果疼痛没有改善,可以服用中药,但最好有中医指导。
8、四肢疼痛
如果在产前没有做好乳房保健,如注意乳头卫生,避免乳头破损;或在产后乳汁淤积,没有及时排空,如果同时又有细菌侵入,乳腺往往就会造成急性炎症。表现为乳房胀痛、乳汁结块排乳不畅、发烧和怕冷。如果未能及时治疗,就会继续发展成乳房脓肿,最后脓肿破口流出脓液。
调理法:
产后尽量采取母乳喂养,喂奶后要用吸奶器排空剩余乳汁,注意不要让宝贝养成叼着乳头睡觉的习惯。情绪不畅也会造成泌乳功能失调或乳汁淤积,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。另外,过多的进食高热量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易使脾胃热盛,诱发乳腺炎,饮食要尽量清淡和营养平衡。
乳房肿痛可采用油木梳背部由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刮摩;也可外用如意金黄散和米醋调开涂抹乳房,随干随换;或把仙人掌去刺后捣成泥外敷,一天2-3次;也可以服用中药粥,方法是蒲公英60克、金银花30克先煎汤,再下粳米100-150克在汤中熬成粥,不拘时喝。早期症状不重时可以坚持喂奶,但如果乳房红肿疼痛症状加重,甚至形成脓肿则应停止喂奶,立刻到医院就医。
产后腹痛各种治疗方法
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指产后伤血,冲任空虚,胞脉失养,或因血少气虚,运行压力,以致血流不畅,迟滞而痛。症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,喜按恶露量少、色淡、头晕耳鸣、脉虚细,临床常用的治疗偏方如下。
[方一] 当归、续断、肉桂、川芎、干姜、麦冬各40克,芍药60克,吴茱萸、干地黄各100克,甘草、白芷各30克,黄芪40克,大枣20个,酒2000毫升。将上药共研细,布包,用酒浸于净器中,经一宿,加水1000毫升煮取150毫升,备用。每饭前温饮15--20毫升,日3次。 本方适用于治疗产后虚损、腹部疼痛。
[方二] 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熟地、白芍各10克,当归15克,川穹7.5克,肥母鸡1只,猪肉、杂骨各500克,葱、姜少许。用常规整理鸡,猪肉切碎,杂骨打碎,余药洗净用于净纱布包裹浸湿,将鸡、猪肉、骨、药包放人锅中,加水适量,用武火烧开,打去浮沫,加入姜、葱,再用文火烧至鸡肉烂熟,去药包,食肉及汤。 本方适用于血虚气弱之产后腹痛。
[方三] 鲤鱼鳞200克。将鱼鳞洗净,加水适量,文火熬成胶冻状。每次60克,黄酒冲化,温服,日2次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之瘀血腹痛。
[方四] 螃蟹数只,洗净,盛碗内,隔水蒸将熟时加入米酒1--2汤匙,再蒸片刻。饮汤,食蟹肉(可蘸熟植物油、酱油、味精等调味晶)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。
[方五] 生牛膝200克,酒3000毫升。用酒煮取生牛膝1200毫升,去渣。若用干牛膝根,酒渍宿后煮,随个人酒量分次服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腹中苦痛。
[方六] 当归、益母草各30克,川芎、桃仁、甘草、丹皮各10克,炮姜5克,白蜜50毫升。前7味加水5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渣,加白蜜收膏,每服30毫升,日3次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血虚受寒所致的小腹冷痛拒按。
[方七] 泽兰30克,粳米50克。先煎泽兰,去渣取汁,入米煮粥,空腹食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瘀滞腹痛。
[方八] 红兰花30克,酒2000毫升。将药入酒内,煎至减半,顿服一半,未止再服。 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,风邪人腹所致腹中刺痛。
[方九] 当归、山药、续断、熟地各15克,阿胶9克,人参6--9克,麦冬9--15克,肉桂3克,甘草3--6克。 水煎服,每日1剂,1日2次。 本方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腹痛。
[方十] 野鸡1只,面粉适量。将野鸡去毛及内脏,洗净,取其肉,剁茸作馅,调味。面粉和面作皮包馄饨,煮熟,空腹食。 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所致腹痛。
[方十一] 精羊肉100克,生山药50克,粳米100克。将羊肉与生山药分别煮至极烂,剁如泥状,后于羊肉汤内相和,并下米煮粥,空腹食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寒疝腹痛。
[方十二] 山楂糕300克,淀粉、精白面粉各50克,白糖150克,蜂蜜30克,植物油500克(实耗50克)。淀粉、面粉加水调成糊,山楂糕切成手指粗条放入糊中抓匀,将其逐个下入烧至六七成熟的植物油中(不能粘连),炸至金黄色时捞出,另锅内少许水,人白糖、蜂蜜,文火熬至水尽将成块时,与山楂条倒入,翻炒匀,待冷装瓶,日服2--3次。 本方适用于产后瘀血腹痛。
[方十三] 桂皮6--9克,红糖适量。水煎服,1日1剂,分2次服。 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血瘀腹痛。
[方十四] 猪肝200克,芜荑末20克,面适量。将猪肝洗净后,顺其肝叶切成薄片,掺芜荑末于肝叶中,将面加水和后,裹于肝之表面,其外再裹以湿纸,置于塘灰中炮熟,去纸及面,空腹服。
本方适用于产后腰及脐腹痛。
血淤 引起的少腹疼痛
分娩时胞宫的脉络被损伤,导致脉络淤阻不通,旧血停留,经气郁滞。从而出现腹痛、小腹硬满、恶露不尽等淤血停滞的症状。
推荐用药:血府逐淤丸 5天
对症用药方可解决病情。
希望楼主采纳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