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龙爪槐是不是就是盘槐,如果不是那又如何区分呢

152 2024-09-11 16:06 admin

龙爪槐是不是就是盘槐,如果不是那又如何区分呢

别名:垂槐、盘槐科:豆科 属:槐属

产地分布:国槐的变种,原产我国 。产于华北、西北。抚顺、铁岭、沈阳及其以南地区有引种栽植。

形态特征:落叶乔木。小枝柔软下垂,树冠如伞,状态优美,枝条构成盘状,上部蟠曲如龙,老树奇特苍古。树势较弱,主侧枝差异性不明显,大枝弯曲扭转,小枝下垂,冠层可达50--70cm厚,层内小枝易干枯。

叶为羽状复叶,互生,小叶7~17枚,卵形或椭圆形,冠幅可自然长成浑圆状,宛如大绿伞插在地上。冬季落叶后仍可欣赏其扭曲多变的枝干和树冠。

生长习性:喜光,根系发达,喜湿润、肥沃、深厚壤土。

园林用途:龙爪槐枝条弯曲,颇似龙爪,故名龙爪槐。龙爪槐是国槐的变异品种,因其树形奇特,是园林绿化中的佳品。叶、花供观赏,其姿态优美,是优良的园林树种。宜孤植、对植、列植。

龙爪槐寿命长,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,较耐瘠薄,观赏价值高,故目前园林绿化土应用较多,常作为门庭及道旁树;或作庭荫树;或置于草坪中作观赏树。

繁殖培育:眠芽为好,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自龙爪槐的去年生枝上采取休眠芽作接穗,接于槐树的1-2年新枝上,此外亦可在7月上、中旬用当年的新生芽行芽接。

龙爪槐的修剪方法

龙爪槐为豆科槐属落叶乔木,是国槐的一个变种,因其枝干可自然扭曲下垂,状如龙爪故名,也叫垂槐和蟠槐。叶为羽状复叶,互生,小叶7~17枚,卵形或椭圆形,冠幅可自然长成浑圆状,宛如大绿伞插在地上。冬季落叶后仍可欣赏其扭曲多变的枝干和树冠。龙爪槐寿命长,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,较耐瘠薄,观赏价值高,故目前园林绿化上应用较多,常作为门庭及道旁树;或作庭荫树;或置于草坪中作观赏树。

但是,不论将龙爪槐作为观赏或庭荫树,人们都喜欢龙爪槐能形成一个大伞形的树冠,伞形越大,枝条越蟠蜒扭曲,观赏价值就越高。因此,对龙爪槐的修剪整形是不可忽视的。如果栽植后,两年不进行修剪整形,其枝条就下垂到地面,整株树仅嫩枝上顶端能发芽抽弱枝,老枝光秃,失去了观赏价值。

其实,龙爪槐的修剪整形并不难,只要每年落叶后进行一次冬季修剪和结合夏季修剪即可。冬剪时对所留各主枝进行适度短截,剪口留向上、向外的芽。短截时注意,强枝轻截长留,以减缓生长势;弱枝重截到朝上壮芽处,以增强树势,目的是取得枝间平衡,为早日达到丰满树形创造条件。每个主枝上的侧枝,要按一定间隔选留,并进行短截,使其长度不超过所属主枝,以明确从属关系。各个主枝上侧枝的安排要错落相间,充分利用空间。夏季修剪要及时抹除砧木上的新芽,为保持伞形要及时进行修剪,下面要修剪整齐,外围过高的枝要适度修剪,使之与整体相协调,保持优美树冠

龙爪槐大量繁殖,可采取嫁接的方法,具体方法介绍如下:

一、嫁接繁殖的时间最佳的嫁接时间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,以树皮离皮且树芽未萌发时最为适宜。

二、嫁接的方法嫁接采用的方法是插皮法,选用砧木为直径2厘米以上,高度在2—4米的国槐苗。具体操作方法是:用手锯或修枝剪将砧木截留1—2米的高度,接穗随采随用,长度为8—10厘米,有2—4个饱满芽,木质充实,且基部平直。削法:先在接穗底端斜削一刀,使接穗底端成楔形,砧木剪平头后,用力削至形成层,穗基再斜削一刀,使穗基成楔形,便于插入皮中,砧木剪平后,用刀从上向下划一刀,长度1.5—2厘米,比接穗的削面短1厘米左右,剥开上口,插入接穗约3厘米左右,这样可使砧木及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,然后用塑料绳从下向上逐节扎紧即可。

嫁接好后,为了防止砧木及接穗的水分散失,可在嫁接处套上塑料袋或用蜡封住伤口。砧木较粗的可接2—4个接穗,方向要对称,最好是东西、南北方向对称。另外还可以先有意使主干分枝后再嫁接,这样可培养多层和多头的龙爪槐,以提高其观赏价值。

三、嫁接好后的养护管理由于对龙爪槐采用的是插皮接,所以养护管理非常重要。平时要仔细护理,接穗萌发后要及时缚绑,以防风吹折断。对于扎绳过紧的一定要解开重绑。解绑的时间要推迟,待接穗与砧木完全愈合好后,且能防御风吹折断,方可解绑。此嫁接方法简单易行,嫁接速度快,发枝成形也比较快。

描写龙抓槐的片段

树干有碗口那么粗,是棕褐色的,树皮很粗糙,上面有竖着的裂纹。

树枝一弯一弯的,像龙爪,怪不得叫龙爪槐。靠近树干的枝条比较粗,越到尾部越绿、越细。细细的树枝上长满一串串叶子。

树叶是椭圆形的,两边有点尖,中间是宽的。正面的颜色深一点,背面的颜色浅一点。仔细看还有细细的叶脉。

花是白色的,翘着两片花瓣像飞机。当风吹来时,树枝摆动,花也随着动,好像在向我招手问好。

龙爪槐(学名:Sophora japonica)为乔木,高达25米;树皮灰褐色,具纵裂纹。当年生枝绿色,无毛。

龙爪槐是国槐的芽变品种,落叶乔木、喜光、稍耐阴、能适应干冷气候。树冠优美,花芳香,是行道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;花和荚果入药,有清凉收敛、止血降压作用;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,可治疗疮毒;木材供建筑用。本种由于生境不同,或由于人工选育结果,形态多变,产生许多变种和变型。

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;叶轴初被疏柔毛,旋即脱净;叶柄基部膨大,包裹着芽;托叶形状多变,有时呈卵形,叶状,有时线形或钻状,早落;小叶4~7对,对生或近互生,纸质,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,长2.5~6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渐尖,具小尖头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稍偏斜,下面灰白色,初被疏短柔毛,旋变无毛;小托叶2枚,钻状。

圆锥花序顶生,常呈金字塔形,长达30厘米;花梗比花萼短;小苞片2枚,形似小托叶;花萼浅钟状,长约4毫米,萼齿5,近等大,圆形或钝三角形,被灰白色短柔毛,萼管近无毛;花冠白色或淡黄色,旗瓣近圆形,长和宽约11毫米,具短柄,有紫色脉纹,先端微缺,基部浅心形,翼瓣卵状长圆形,长10毫米,宽4毫米,先端浑圆,基部斜戟形,无皱褶,龙骨瓣阔卵状长圆形,与翼瓣等长,宽达6毫米;雄蕊近分离,宿存;子房近无毛。

荚果串珠状,长2.5~5厘米或稍长,径约10毫米,种子间缢缩不明显,种子排列较紧密,具肉质果皮,成熟后不开裂,具种子1~6粒;种子卵球形,淡黄绿色,干后黑褐色。花期7~8月,果期8~10月

喜光,稍耐阴。能适应干冷气候。喜生于土层深厚,湿润肥沃、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。深根性,根系发达,抗风力强,萌芽力亦强,寿命长。对二氧化硫、氟化氢、氯气等有毒气体及烟尘有一定抗性

原产中国,现南北各省区广泛栽培,华北和黄土高原地区尤为多见。抚顺、铁岭、沈阳及其以南地区有引种栽植,广州以北各地均有栽培,而以江南一带较多。河北、北京、山东、江苏沭阳随处可见。

在宋时传入日本,十八世纪中叶从日本传到欧洲,以后从欧洲传到美洲。日本、越南也有分布,朝鲜并见有野生,欧洲、美洲各国均有引种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